2018年4月4日 星期三

雙手合十 (7) - 老曼谷騎乘

曼谷市中心車水馬龍、五星級飯店林立的Ratchadaphisek與Sukhumvit路上,從清晨一直到夜晚,總是難逃擁擠的景象,尖峰時刻更成了大型的停車場,我們遇過拒載的Uber,也曾經兩個街口的距離,在車上呆坐了半小時,塞車可說是曼谷市中心的家常便飯,這讓靈活的嘟嘟車與摩托計程車,有了很大的生存空間。
可能因為大量的汽機車排放的廢氣,這裡以自行車代步的人非常稀少。
只要稍微步出這塊蛋黃區,踏上位於拉達那哥欣島的老曼谷,就會發現這裡的步調與節奏比市中心慢了一整拍,如果有心再跨到昭披耶河的另一端,別說慢個好幾拍了,根本就像是到了另一個城市一般,然而,實際上那裡距離市中心也僅不到十公里。慢活的街道,最適合用慢活的方式,以慢活的心情去體驗,騎乘單車以及步行成為遊蕩老曼谷的首選。只是,路牌上標示的蝌蚪文,對於我們這些外國人來說,連猜都不知何從猜起。安全起見,我們報名了以看見真曼谷為主打的半日Co Van Kessel單車行,記載在老曼谷騎乘篇,而其餘一天半的時間,就靠著偉大的Google Map以及雙腿,繼續探索老曼谷其他的角落,記載在老曼谷佛堂與老曼谷散步篇。
Co Van Kessel的店面位於拉達那哥欣島邊陲處,River City購物中心的角落,
總共提供了3h、5h、9h三種不同長短的騎乘路線,我個人偏好9小時,要騎就騎個過癮,考量到Polly身心狀況,折衷參加了五小時的團,後來發覺一點都不累,下回有機會報名9小時的。
LingLing是我們的領騎兼導遊,後頭則有另一名嚮導壓隊,我們這團含一共十名團員,除了我與Polly,其他團員來自瑞士、荷蘭、德國、葡萄牙、比利時、挪威,都是遠從歐洲大陸飛過來參加的。
自行車的款式與想像中落差很大,就是停在路邊沒鎖也沒人要偷的那種,
沒有變速,車況只能算是勘騎的標準爾已。
LingLing帶領我們騎過市場,經過無數條摸乳巷,遇到過窄或是過彎的還要下車牽引,蠻考驗團員騎乘技術的。路邊一棵老榕樹,纏了好幾圈的絲帶,當地居民視為是神樹,景仰著不受到傷害,樹下放了很多殘缺的佛像公仔,LingLing告訴我們,佛像壞了他們不會丟棄,而是放在靈氣重的地方給他們休養,老樹下就是其中一個地方,有點像人生病受傷,會送去醫院或安養院的概念。
我們騎著騎著,柏油路漸漸地變成紅磚路,從紅磚路騎到水泥路,再從水泥路騎到泥土路,腳踏車就像是ET的時光機,帶我們一行人回到了曼谷以前的模樣。
三步一小哇,五步一大哇,幾乎是老曼谷的寫照,"哇"(Wat)是泰文廟的意思。
騎自行車最喜歡看到哇了,哇裡可以休息、更重要的是尿急可以在此解放。
對於當地人來說,以佛教立國的泰國,哇是泰國人修行以及長眠的地方,是神聖之地,我們這些外來的訪客得入境隨俗,尤其是女孩子進哇不能穿的太裸露,怕引誘僧人有非分之想。
 道行高的佛陀過世後,骨灰就會放在廟裡的尖尖的佛塔中,一般平民的就在牆上排排站。
不同的宗教,對於撫慰人心的辦法也各有特色,
像是教堂裡利用點蠟燭祈福,寺廟裡會燒香求保庇,泰國的哇裡讓信眾在牆上天上金箔告祝。LingLing說,金箔只是看起來亮晶晶的,並不含黃金的成分。
大江大海並未阻止我們的探險,LingLing在渡河口招了一輛水上Taxi,將全團連同自行車全裝上了泰式燕尾船,從拉達那哥欣島度過昭披耶河,再鑽進運河中,繼續地向西駛去。
不愧身為水上Taxi,看似簡陋的形體,有著修長如秋刀魚的船身,以及十足的馬力,
靈活的穿梭在寬窄不一的運河中,司機技術之精良,不會讓船駛過的水花,濺到遊客身上。
除了我們這艘船是滿載外,其他水上Taxi船上,都只座了三兩名西方遊客。
坐在船首得比利時小妞,請我們幫忙拍張背影美照,回眸一笑,韻味十足。
隨著船越往西行駛,河畔出現了高腳屋人家,然後慢慢的進入了叢林綠意,建築物與人類活動越來越少,完全顛覆了我原本對於曼谷的印象。
既然是自行車團,總不能一直待在船上,變成了觀光遊河之旅,LingLing找了個岸邊停靠,這回我們要騎在樹林裡的小徑上,有幾處的道路只容的下一台自行車通過,一旁是運河,另一邊是水溝,一失去平衡恐成了落水狗。
LingLing三不五時的讓我們停下車,向團員們介紹路旁野生的熱帶植物,香蕉、辣椒、棉花、芒果等等,Polly說,這裡的環境和她南投竹山老家好像,這些我和Polly司空見慣的植物,對於其他歐洲團員們來說卻可是非常新鮮。
 傍晚,微風襲來,將全身汗水全蒸乾,主辦單位在叢林附近找了一間十分在地的"餐廳",準備了滿桌的合菜,招待我們這些遠道前來的旅者。老闆娘殷切的介紹著每一道菜,餐廳,其實就是高腳屋上的一個小棚子,上面擺者三兩張桌椅爾已。
對於西方人來說,吃合菜也算是新鮮的體驗,大家很認真地享用,汗也是認真的在流,冷氣與廁所在當地,並不是必備設施。大家不受環境影響,都被桌上的盛宴給餵的十分飽足。
分量之多,在台灣沒有五千塊台幣以上是吃不到這樣澎湃的佳餚。
儘管大家的胃都填的不能再滿了,為了不要浪費多餘的食物,我和Polly隨口問問可否能打包,我們包了一包青菜,老闆娘說請我們放心,剩下的食物,她會請附近的居民吃,不會扔掉。
人吃飽後,換水裡的魚吃,LingLing發了白麵包給大家,餵食河裡的魚,
她說泰國人不釣魚,至少在廟附近方圓十公里內禁止釣魚,他們相信魚是用來餵的不是用來釣的,餵魚是做功德的一種表現,於是水裡的貓魚(Cat Fish)被餵得隻隻肥美。
大家很享受一個下午在老曼谷的騎乘之旅,看到了曼谷自然脫俗的一面,希望這樣的寧靜自然,不因為工商業與旅遊業發展而消失。
短短的五個多小時裡,我們從繁華騎到了幽靜,再從寧靜回到了熱鬧的市中心。
一下午騎乘下來,並沒有真的運動到多少,肯定是吃進去的熱量比消耗的多出許多,腳踏車與水上Taxi只是帶領我們深入當地的交通工具爾已。最大的收穫莫過於體驗到旅遊書上不曾出現過的老曼谷風情。
究竟是甚麼力量,讓曼谷能在高速發展與樸質生活中找到平衡? 在城市物價相差甚大的兩頭,心平氣和的看待貧富反差?
我想宗教的力量,功不可沒吧!!

繼續閱讀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