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

這邊是冬天,那邊是夏天 (3) - 釣魚天堂凱庫拉

在凱庫拉的第三天,安排了出海捕魚的行程 ,坐上當地的漁民的海釣船,到凱庫拉的外海摸魚抓蝦,今天讓我見識到如果我們好好愛護海洋的話,他也會以相吃不完的海鮮回報我們,
讓我感受到大地藏無盡的美妙。
早上十點在碼頭邊集合,出國旅遊還參加海釣的遊客並不多,卻被C.W.Chen列為紐西蘭之行的重點行程之一,和我們一起登船的大約有六位,有一位從頭到尾都躲在船艙裡暈眩,到下船時才發現這號人物的存在。
和一般傳統的海釣不同的是,這趟的出海還包含了捕蝦的行程。船上有自動捲繩設備,船長Tomo事前將放有魚骨的箱網沉至海底,等蝦子就會乖乖的爬進籠子裡,就成為了我們的魚獲。然而,捕撈上來的蝦子雖多,但並不是每一隻都可成為魚獲,Tomo教先教我們辨別雌雄,因為雌蝦與雄蝦的可捕撈此尺寸不同,雌的腰部至少要6.0公分寬,雄的腰部至少要5.6公分寬,不到此規格的都要毫不猶豫的放回大海裡。
大約有一半的蝦子不在規格內,讓他們回大海繼續成長,我想到在台灣婚宴裡吃過的蝦子,幾乎從來沒有符合規格的,生在台灣水域的龍蝦好可憐,小小年紀就成為饕客桌上的供品。
不僅如此,符合規格的蝦子,還必須按規定減去尾鰭,嚴禁在市場上交易,
也就是要讓大家意識到,吃多少抓多少的基本自然法則。
抓玩了靠著捲線器,不費吹灰之力得來的蝦子,再來就要靠勞動,為今天的晚餐努力。
船上每個人分配一支釣竿,竿上的線粗得根本就是繩子,鉤子比鑰匙圈還大,紐西蘭的魚真的天真的不知道世上有釣魚這種活動??
答案: 真的不知道!!
說有多好釣就有多好釣,魚線沉到水底,一拉上來就有魚被掛在鉤子上,好像磁鐵在吸鐵釘似的,非常不真實,顛覆我對"釣魚"兩個字的定義,釣魚應該是培養耐性的運動不是嗎?
 我們捲線捲到手非常的酸,根本就是出海鍛鍊手部肌肉的運動。在幾回合過後,我選擇放下魚竿,靜靜地欣賞藍寶石般的海水,媽媽選擇暈眩的隨海浪搖擺。
整船剩下爸爸與妹妹努力不懈,拿著武器繼續搏鬥,真不愧一位是釣魚癡、一位是靠手臂彈琴吃飯的。果真,魚越釣越大條,紅鱈與藍鱈紛紛成為我們今晚的佳餚。
回頭看其他上船的團員,早已面有難色地暈得東倒西歪。
其實,C.W.Chen才是我們家的暈船第一名,但享受釣魚的歡樂早已掩蓋過了翻滾的臟器。
回程途中,看得出大家歸心似箭的神情,畢竟上天給了我們兩條腿,是要在陸地上行走的。
我因為剛剛有稍作休息,在激盪的浪花中,將剛剛釣的生魚片,朝天空用力擲去,
任憑船速度飆得在快,海鷗依舊能快速的將魚片叼進口中。
C.W.Chen疾速的按下了快門,記錄了人、魚、鳥生動的一剎那。
回到港邊,我們帶著滿足的笑容、一大袋Tomo幫大家片好的魚肉以及一人一尾大龍蝦下船,一趟95紐幣(大約台幣2000元)/每人的海釣行程,光是抓那隻龍蝦回家就值回票價。
生平第一次將整隻活龍蝦當正餐吃,除了滿足之外,再也找不到更恰當的形容詞了。
而那些片好的鱈魚,也夠我們全家吃下好幾餐的生魚片,
此時如果有更多朋友來和分享就更完美了。
來凱庫拉,不用有釣魚的技術,但絕對要有吃魚的胃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