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

小亞細亞的巨人(1) - 飛天遁地

十天的旅程中,停留五個大城小鎮,倘若要把土耳其的旅程濃縮成三天,我會毫不猶豫的將卡帕多奇亞(Cappadocia)留下。若再把旅程縮短成一天,那就非一日的歌樂美飛天遁地之旅莫屬了。這片缺少豐饒的資源,放眼望去只有貧瘠荒蕪以及杳無人煙的小村,利用天然的地貌,插滿了世界文化遺產的旗幟,逐漸吸引全球旅行者的目光。
儘管如此,這裡的基礎建設跟不上旅客湧入的速度,我們降落的開賽利機場(Kayseri Airport),是一棟陳舊的老建築,看不到移民關與海關,只有一條不知道能不能運作的行李轉盤,進出機場就像進出客運站大廳般的隨意。大竹說,土耳其人做事極為隨興,隨興到會讓人覺得不可靠,她這幾天來的工作,就是不斷的盯緊司機、飯店與餐館,好讓行程能順利的進行。
旅行團講究的是效率,在有限的時間裡,將體能與金錢做最大化的效用,讓團員時時刻刻都在感受新的刺激。搭熱氣球的當天,在黑夜中被凌晨四點鐘的晨喚催醒,坐著小巴士來到漆黑的原野,唯一視覺能感受到的,是熱氣球裡若隱若現的熊熊火焰,像是團員們一顆顆想飛的心。
一顆熱氣球,扣除駕駛後可搭載20位成人,堪稱是熱氣球界的Airbus A380。所有人入袋後,駕駛Ozan說搭乘熱氣球很簡單,但怕降落時籃子倒掉受傷,所以要學會Landing Position才能升空。在團員們興奮的吵鬧同時,熱氣球冉冉升空,離開了地球表面,等大夥冷靜下來時,身子已經飄在幾百公尺的高空中。
年輕團員們的雙手開始變得忙碌,按快門、玩自拍、全景錄影,比操控熱氣球的駕駛更加的忙碌,我看到團員中最年長的阿嬤,將用了八十餘年的身子趴在籃子邊,靜靜地眺望著遠方。當下的美、所有的景致都透過視神經傳到她的腦海中,而我們卻大方的將這寶貴的畫面與沒有生命的鏡頭與記憶卡分享。
氣球越飛越高,地面上的建築越來越小,最後只看的到滿地的淋巴結,還有壞死的細胞組織,靠著繽紛的熱氣球,吐露出些許生命的信息。
Ozan靠著操控著四個噴嘴,讓熱氣球旋轉,來弭補人類只有長在同一面的雙眼。
也藉由調整火力強弱,控制飛行的高度,讓團員從不同視角欣賞峽谷面貌。
熱氣球有時高掛在萬里高空,一會兒又在樹稍盤旋,我們讚嘆風景壯麗之餘,也佩服Ozan的駕駛技術。也許是因為太興奮了,面對高空稀薄的空氣與寒冷的氣溫,大家並沒有太大的反應。
大部分的時間,所有的氣球彼此間都離得遠遠的,保持安全距離,以策安全。
只有在快要降落時,與友球才有近距離的接觸。
與飛機起降相同,平穩著陸才是飛行技術的最大試煉。一百分的降落是直接讓籃子停在拖拉車上,這要靠拖車司機與熱氣球駕駛彼此間良好的默契。Ozan立馬示範了所謂的完美降落,不偏不倚地把籃子停妥在板車上,和我們一起降落的友球就沒有如此幸運了,好幾顆都在搖搖晃晃後,落入草叢中。
源自熱氣球的發源地 - 法國,在每次熱氣球平安降落後,就會開香檳舉杯慶祝。
並且每人頒發一紙紀念證書,Ozan不但駕駛技術好,更能精準地唱出每位團員的姓名。
幾間台灣著名的旅行社,如雄獅、鳳凰、巨匠、可樂旅遊各有自己的熱氣球,在眾多熱氣球間,格外顯眼,從國內紅到國外,大竹冷冷地說金展不用打廣告,靠著口碑依舊團團客滿。
回到熟悉的地表,踩在土地上的雙腳感到格外踏實。孰不知表面上看似不毛的黃土,地底下卻藏著如蟻穴般的小世界。凱馬克勒地下城(Kaymakli Underground City)屬於其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個,是一座可以容納上千人的地下堡壘,洞裡蜿蜒崎嶇,如今開放給觀光客參觀的部分只是其中的一隅。
層層堆疊的洞穴裡,除了住所外,還有學校、儲藏室、教堂等等日常生活設施。
洞穴中的通風良好,與一般的穴居一樣,有著陰涼舒適的環境,只是生活在狹窄不見天日的世界,習慣居住在都市的現代人很難體會。
由於卡帕多奇亞地區的岩石屬於火山凝灰,質地鬆軟,只能用來抵禦拿短兵器入侵的敵人,若以現代的炸彈轟炸,必然馬上崩潰。顯然的,這地下古城已經從軍事價值昇華成歷史文化遺產。就像台灣金門許多地下坑道,也從昔日的戰備考量,轉型成現在的觀光取向。

也許未來有一天,當南北極冰山融化,人類被迫在海面上生活時,沉睡在海底的高樓大廈,就成了他們的世界遺產。
旅行社為了讓團員更深刻的感受穴居生活,特地安排了仿洞穴的岩穴旅館。
房間裡備有現代的衛浴、彈簧床與空調設備,似乎已失去岩穴居原有的風貌。
說穿了,這些旅館是專為服侍外來觀光客所打造的。
夜裡和幾位不安於室的團員溜出了旅館,漫步在清真寺禱告文環繞的小鎮裡,
夜半十點鐘,小鎮裡只剩下禱告與狗吠聲,
超商拉下了鐵門,還好這間唯一燈還亮著的乾果店,滿足了大家滿滿的好奇心。